沈光耀:你目光坚定向前冲的样子真帅

1937 年,日军占领北平,清华大学师生先赴长沙,再到昆明,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城北的荒地上,共同建立西南联合大学。

沈光耀,一个富家子弟。

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南联大的一名学生。和其他的学生一样,每天认真上课,关注时政信息。

学校条件非常的艰苦,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,大雨透过屋顶淋湿了同学们的课桌,衣服,也淋湿了老师的长衫。

而且铁皮屋顶在大雨的冲刷之下,根本听不到老师的声音。”

老师又尝试了几次,听课效果仍旧不好,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:静坐听雨。

同学们听从老师的安排,静静的坐着,听着外面的雨声。

沈光耀推开窗户,看到了正在雨中训练的士兵。

披着蓑衣钓鱼的老者刚捕到一条鱼。

卖报的小男孩跑过来躲雨……

这天,同学们在吃饭的时候,传来了日军轰炸重庆,百姓死伤三千多人的消息。

另一边外国教官正在招收空军学员,沈光耀的同窗大林跑上去接受选拨,几圈下来,头晕目眩,在最后一项选拨中摔下来了。

大林没有选拔上,周围的同学看见这种情况也没人敢上去。这时外国教官说到: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,缺的是从自己的心里给出的,真心,正义,无畏和同情。

听到这句话,沈光耀似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走到台上顺利完成了空军选拨的各项任务。

可是沈光耀母亲的到来,阻止了想要参军入伍的他。

母亲希望他可以体会到人生的乐趣: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与自己喜欢的女人结婚生子。

不希望他像先辈一样因功名利禄去参军,丢掉自己的性命。

看着泪流满面的母亲,想起年迈多病的父亲,沈光耀向母亲发誓再也不会有当兵的念头了。

听到儿子这样说,母亲一行人也就放心的回家了。

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课桌,而是整个国家危亡,所以他们这些学生不得不选择去当兵。

当习以为常的防空警报响起,所有这里生活的人都向附近的山洞跑去避难,只有沈光耀拿着水杯不紧不忙地向教室里面走,在这里碰到了吴岭澜教授。

吴教授让沈光耀跟他一起离开去山洞那边,沈光耀疑惑地问教授为什么每次都要带这些鸽子走,教授说能救多少是多少吧。

来到山洞这边,学生们像在教室上课一般,认真,安静地听着老师传道授业。

吴教授向学生读着泰戈尔地一首诗:

世界于你而言,毫无意义和目的。

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,

但又有谁知,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,

那个陌生人,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,

路过你的门前,他响亮地叫卖着,

你就会从朦胧的梦中惊醒,走出房门,

迎接命运的安排。

吴教授正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永远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,对自己的真实。

而此时敌机已经将学校,学校附近的村落炸成了一片废墟。

沈光耀看着眼前被炸毁的学校,看到被飞机炸伤亡的孩童。

这次他下定了决心:瞒着父母,加入空军的队伍,接受严酷的训练,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,为抗战贡献一份自己的热血和力量。

在物资紧缺的抗战时期,成为飞行员的沈光耀,经常驾驶着飞机,给灾区的儿童送去救命的食物。

那些孩子虽然看不到沈光耀的样子,但是那份善意会让孩子们永远记得,并将继续传递。

由于多次在空中飞行,为孩子们带物资暴露了自己的位置,在执行任务的时候,被敌机击中。

在千钧一发之际,沈光耀选择放弃生命,以及之力炸毁敌方舰船一艘。

沈光耀牺牲后,同学大林小林将他的笔记送回到他母亲的手中,笔记的最后正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:妈妈,对不起……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。

不要让自己陷入无意义的忙碌之中,永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思索,对自己的真实。无问西东,只问自由,只问盛放,只问深情,只问初心,只问敢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