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些年来,日本的动漫、影视作品等在国内风靡一时,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。
不可避免的,一些日式元素也就在国内流行开来,比如穿和服、赏樱花、吃拉面、二次元漫展和cosplay。
那同为日式文化之一的夏日祭,为何会引发舆论的口诛笔伐呢?
夏日祭,顾名思义,就是夏天举行的祭祀活动。
夏日祭是日本的传统节日,时间为每年的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。每逢节日到来之际,官方就会组织节日游行,而民间的组织或社团也会举行演出,民众都会穿上漂亮的和服浴衣,参加庙会,逛街。
当然也少不了各种美食,比如小吃一些店铺会卖炒面、章鱼小丸子、鲷鱼烧、棉花糖、苹果糖等食品。
在庙会上的活动也很多,如我们所熟知的捞金鱼、捞水气球、套圈圈、投球投标之类的活动。还会卖风铃、折扇、面具等一些小商品。
另外,晚间还会有花火大会。五颜六色的烟火会统一在晚间八点准时升空,如果幸运的话还有机会见识到著名的七尺玉,广场上还有手执仙女棒的小朋友。
看到这里,是不是感觉夏日祭也就和中国民间的游园活动差不多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
夏日祭的重点就在于这个“祭”字。日本三大祭是:京都祗园祭"(7月16日至29日)、大阪的"天神祭"(7月24至25日)和东京的"神田祭"(5月14日至16日)。
在南京,这个三十万刀下亡魂的纪念碑旁,公然举办一个纯日式的祭奠活动,而最令人气愤的是,祭奠的对象居然是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。举办时间还刻意选在了7月17日,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何居心。
靖国神社
7月17日是什么日子?那是《抗日救国宣言》发布的日子。
为何南京这个城市屡屡登上热搜,从公然举办夏日祭到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,接二连三地爆出精日、媚日活动。到底是有人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?到底是为博人眼球还是境外势力挑拨离间?
我们不得不反思,南京夏日祭活动虽被叫停,但背后势力盘根错节,想要轻易揪出谈何容易。作为普通个人,我们唯有时刻警惕,警惕精日分子蒙蔽了双眼,让他们在中华大地上再来一次文化入侵。
比起武力入侵,文化入侵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,一百年前,日本军国主义者奴役了中国人民,却奴役不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的心,而被文化腐蚀了初心,那很难想象,我们的民族还会有明天吗?
还没有内容